火災給人們生活和社會經濟帶來嚴重的破壞和影響,除災害本身的原因,缺乏現場急救知識是造成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發(fā)生火災,應該做到以下四點。
發(fā)生火災先報警。一旦發(fā)現起火,第一時間撥打火警電話119,同時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盡力撲滅初起火源,一旦滅火不力,應舍棄財物,選擇安全的逃生路線迅速逃生。如果身邊有傷者,將其盡快移出危險地帶,尋找安全地點避險,防止建筑物燃燒后倒塌砸傷、擠壓傷。并撥打急救電話120請求專業(yè)人員救治。
科學逃生避險情。逃生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俯身或匍匐行走,房門把手已燙手,說明大火已到門外,這時切忌開門,應在室內等待援救;找到水源,用浸濕的衣物和被褥包裹身體、堵塞門縫、潑水降溫;不要大聲呼喊,防止呼吸道燒傷;樓下著火,樓上的人員應關閉通向走廊和陽臺的門窗,在室內和陽臺上待援,切忌跳樓和往樓下的火場跑;逃生時禁止使用電梯。
正確急救減痛苦。身體著火可就地打滾或用厚濕的衣物覆蓋以壓滅火苗;盡快脫去燃燒的衣物,無法脫去時應先用水沖洗并剪開;對燒燙傷部位用冷水沖洗、冷敷或浸泡,降低皮膚溫度;保護好創(chuàng)面,切忌自行在傷處涂抹各種藥水和藥膏,更不能相信牙膏、醬油等偏方;注意觀察監(jiān)護呼吸道燒傷和煙氣中毒的傷員,一旦出現窒息和呼吸停止,可根據情況給予吸氧療法或進行心肺復蘇。在等待急救人員到來時,可以給意識清楚的傷員口服一些糖鹽水,搬運傷員時動作要輕柔、平穩(wěn),盡量不要拖拉、滾動,以免加重皮膚損傷。
排除雜物保通行。除照顧傷員的人員,其他人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清除現場附近的障礙物,設置明顯的求救標識,幫助消防人員和急救人員盡快到達。日常生活中,應保證消防通道暢通,不要在樓梯間、過道處等通行要道堆放物品,更不能存放易燃物品,經常檢查滅火器、警鈴等消防設備是否完好,學習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為事故救援贏得寶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