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吸道病毒輪番“登臺”的秋冬季節,少不了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身影。它是一種常見的可導致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各年齡段人群均可感染此病毒,兒童更易感,甚至可能因感染導致住院,而成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大多癥狀較輕,很少需要住院。
感染高危人群有哪些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潛伏期通常為2~8天,臨床表現以呼吸道感染癥狀為主。一些特殊人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感染病毒風險較他人更高。
6月齡以下的嬰兒,尤其是冬季出生的嬰兒
入住托兒所的嬰兒
存在基礎肺病的嬰兒和兒童,如支氣管或肺發育不良
早產兒
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兒和兒童
暴露于二手煙的嬰兒
持續性哮喘患者
心肺疾病成年患者
在養老院中的老年人
患慢性肺病的老年人
上述人群,應格外注重預防,在出現呼吸道感染表現后,應密切監測癥狀情況,必要時應及時送醫。
孩子有癥狀要格外留意
呼吸道合胞病毒相關的上呼吸道感染通常不必特殊治療,可自行好轉。而當兒童在病毒流行季節出現發熱、喘息等癥狀時,家長需要警惕毛細支氣管炎的可能,及時帶孩子就醫。 毛細支氣管炎是主要發生于2歲以下兒童的呼吸窘迫臨床綜合征,通常在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癥狀出現1~3日后發病,一般表現為發熱(通常不高于38.3攝氏度)、咳嗽和呼吸困難。 在病情嚴重的患兒中,家長可以聽到患兒呼吸時有明顯的高調喘鳴音,預示患兒已經出現氣道痙攣,需要針對性治療。毛細支氣管炎患兒還可能會有脫水和肺炎的表現,病情嚴重時,甚至會出現急性呼吸衰竭。 而在成人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癥狀通常要輕得多,常僅有上呼吸道癥狀。 值得注意的是,人們通過感染而獲得的對于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免疫能力,并不能讓自己避免再次感染,但重復感染時,癥狀通常較前次更輕微。
預防感染做好這幾點
呼吸合胞病毒可通過接觸或飛沫傳播。例如最常見的傳播途徑是鼻腔及眼部黏膜直接接觸含有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分泌物或污染物。 預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一般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 注意咳嗽禮儀 在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衣袖或肘部遮掩口鼻。 不亂丟 帶有分泌物的紙巾切勿亂丟棄。 勤洗手 家庭成員中有人正在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時,密切接觸者勤洗手對于阻斷傳播來說很重要。 不聚集 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季節,嬰幼兒應盡量不去人員密集區域,尤其是兒童密集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