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測準血糖?
李阿姨剛剛確診糖尿病,醫生叮囑她在家也要測量血糖。于是李阿姨買了一臺血糖儀放在家里,每天吃完飯不久就測血糖,但是血糖值一直沒有降到醫生說的正常范圍,自己也越來越焦慮。李阿姨每天按時吃藥,但是為什么血糖還是降不下來呢?
居民自行測量末梢血糖的規范十分重要。掌握正確的血糖測量方法,知曉自己的血糖,是預防和控制糖尿病及相關并發癥的基礎。
常見的血糖測量方式
毛細血管血糖
也稱末梢血糖,用血糖儀檢測,末梢血糖能反映即刻血糖值,創傷小、速度快、簡便易行。
靜脈血糖
通過抽取靜脈血檢測,相比末梢血糖準確性更高,多用于糖尿病的診斷和糖代謝異常的篩查。
持續葡萄糖監測
通過放置葡萄糖傳感器,監測皮下組織間液的葡萄糖濃度變化,可更全面地了解血糖變化特點。
糖化血紅蛋白
糖化血紅蛋白(HbA1c)可以通過靜脈抽血檢測,能夠反映近2~3個月的血糖控制狀況。
末梢血糖監測怎么做
不同末梢血糖監測時間點的適用范圍和不同治療方案人群的監測頻率,及監測儀器和試紙保存的注意事項參考如下。
注意監測時間點 餐前:血糖水平很高或有低血糖風險時。 餐后2小時:空腹血糖已獲得了良好控制,但是糖化血紅蛋白仍不能達標者,以及需要了解飲食和運動對血糖影響者。 睡前:注射胰島素(特別是晚餐前注射)患者。 夜間:胰島素治療已接近達標,但空腹血糖仍高者;以及疑有夜間低血糖者。 其他:出現低血糖癥狀時,應及時監測血糖;劇烈運動前后宜監測血糖。 區分不同治療方案人群 生活方式干預者:可根據需要有目的地通過血糖監測了解飲食控制和運動對血糖的影響,從而調整飲食和運動方案。 使用口服降糖藥者:可每周監測2~4次空腹血糖或監測餐后2小時血糖。 基礎胰島素治療者:應監測空腹血糖。 預混胰島素治療者:應監測空腹和晚餐前血糖。 特殊人群:應采取個體化監測方案。 重視血糖儀、血糖試紙保存 很多患者注意到了測量流程的準確性,但常常忽視了血糖儀和血糖試紙的保存。血糖儀未定期校準、試紙與血糖儀不匹配、試紙條過期、試紙條保存不當等也會造成血糖測量的誤差。